如何看待粉丝经济?
罗振宇曾经说过:未来的品牌没有粉丝迟早会死。对于当今业态而言,一针见血。曾经娱乐圈经常见诸报端的“粉丝”一词,如今摇身一变,渗透进了各行各业,如苹果的“果粉”、小米的“米粉”、华为的“花粉”,可以说正是这些“粉丝”成就了这些企业。
粉丝是什么?粉丝是无缘无故的爱。“因为喜欢,所以喜欢”不需要解释。这种看似疯狂的理论对于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古代帝王讲究“得民心者得天下”,商业社会的”粉丝“就是“民心”。
《小时代4》与《后会无期》票房的PK,无异于郭敬明和韩寒两位文坛巨匠粉丝的PK,《港囧》首映破十二项纪录也是徐峥、赵薇、包贝尔等人气的表达。
粉丝也是一种文化,是某种精神追求的象征,因人而异。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可以说,文化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教化“作用,每一种文化都告诉我们一种全新的价值主张,而粉丝就是因为相同价值观而聚集的群体。
80、90后已经成长为市场的消费主力军,这一代人由于独生子女较多,追求个性的现象非常明显,他们特立独行,勇于追求自己喜欢的,那些帮助他们彰显自己的人、事、物无疑成了他们追捧的对象,也是他们对这个世界表达的窗口。香奈儿表达出了人们对于“时尚“的追求,奔驰代表着人们对于”尊贵”的向往,苹果诉说着人们对于“极致”的渴望。
世界的确精彩,惹得人们到处流连,可选择的多了,自然会做出多种选择,对于消费者而言,是自由,对于品牌而言却成了压力,不少品牌惊呼“得粉容易留粉难“,然而,如何留住粉丝是战略层面的。
前面说过粉丝是无缘无故的爱,但千万不要忘了最经不起挥霍的是感情,“粉丝经济“的前提是粉丝经营,我们做咨询过程中了解到,以前企业信奉的是”顾客就是上帝。其目的在于”成交“,即购买行为结束,关系终止;现在说”用户“,其重点在于”用“,即当客户购买了产品开始使用的时候,品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才开始,到处都在讲”体验“,因为良好的用户体验是黏住用户的不二法门,品牌的一切最终都要落到产品上,没有”硬货“难做品牌。
因此,”粉丝经济“的误区就是妄图单凭“情怀“就能一劳永逸。市场说明,产品首先打动了消费者,其次才是品牌。“锤子手机“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情怀帮助企业汇聚粉丝,而产品决定品牌能不能留住粉丝。能留得住粉丝的品牌才可以谈经济。
有了粉丝就一定有经济吗?错。盘活粉丝才有经济,这就需要企业结合移动、互联、新的商业模式等继续深耕,建立商业生态圈,创造商业价值。
营销学上公认的一个常识:发展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挽留一个老客户的 3-10倍。因此,通过互联网低成本积累自己的粉丝会员已成为未来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
更多相关内容,请锁定先知中国官网。
- 相关文章
- • 优衣库品牌定位
- • 产品定位的影响因素及办法
- • 如何做好品牌命名的定位
- • 农产品品牌全案策划技巧
- • 什么是品牌文化定位
- • 品牌的规划和定位
- • 品牌定位操作方法
- • 品牌定位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 • 精准定位,推动木门品牌快速发展
- • 电商新品引爆策略
- 推荐阅读
- • 世东国际
- • 信息时代,如何快速提升企业知名度
- • 2014年公司起名新趋势
- • 深交所上市地产百强中弘股份签约先知
- • 上海优喜洗烫公司签约先知中国
- • 车娃娃
- • 2017年公司起名大全
- • 慈壹
- • 北京乐觅餐饮集团再次签约先知中国
- • 鸿科命名
-
- 先知公司测名系统
- 客户评价
-
新辣道董事长李剑先知中国在文化方面的竞争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理论清晰、经验丰富、很有智慧。通过专业的定位命名及文化定向,后期的形象落地 为品牌积累了非常强的势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
朵唯手机副总经理赵勇先知中国的名字起得很好,实际证明好名字确实是品牌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后期的全案策划给品牌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尤其在整合创 意及设计方面,让品牌形成了系统的竞争力。
-
远洋集团品牌总监金悦在先知中国合作过程中,团队的专业能力及服务态度都非常值得肯定,名称及设计的后期应用效果也非常有竞争力,为远洋养老项目及 LAVIE的售前、售中和售后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