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命名营销中最最重要的决策
什么样的品牌能风行天下呢?曾有专家说过“一个好命名也许不能为一件烂产品促销。但一个烂命名却肯定使一件好产品滞销。”品牌名称作为品牌的核心要素,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也有人说,命名不重要,重要的是产品、资金,以及销售,推广和终端,现实真的只有这么简单吗。现在消费者体验时代,他们喜往往能决定着产品是否能大卖。可口可乐他的产品研发,渠道控制力已经终端推广实力,相信大家都不会怀疑,但是为什么这些年来他在中国推出的茶饮料,却无人问津呢!在中国热销的茶饮料,主要有康师傅与统一,他们的对茶文化的理解,可要比外来人强的太多,康师傅绿茶宣传的是绿色健康,红茶宣传的是口感,茉莉花茶宣传的清新淡雅,大麦茶宣传的是阳光洒脱,谙合中国人以茶种类区分的茶文化认知,占领市场是必然的事情。

显然,是最影响消费行为的消费者的认知不认帐!作为跟风的二流战略,没有开创实质的新品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注定要失败。打造具备主导性的领导品牌,就要成为一个新品类的开创者,这是品类战略的主旨思想。在有效的品类战略中,品类名和品牌名是引导消费者心智进行品类分化、品牌联想的两大核心,可以这样说:两个命名,是营销中最最重要的决策。 以下,我们将通过分析大量命名,来阐释品类战略的命名规则。
品牌锁定品类
品类名和品牌名,具备不同的功能,应该独立存在。品类名是消费者使用的通用词汇,一般会被他们忽略,因为他们觉得太正常了,不足为奇。但,他们在发生消费行为时,确实存在这样的思考步骤:首先是,“我要喝饮料,喝哪种类型的饮料?”然后,才是选择具体的品牌名。
有品类名,有品牌名,营销才会发生效应。品类名就好比政治主张,品牌名就是人名,没有政治主张,再有个性的竞选者也没有胜利的可能。“劳力士” 和“豪华瑞士手表”锁定在了一起,“宝马”和“驾驶乐趣”锁定在了一起,“茅台”和“国酒”锁定在了一起,“格力”和“空调”锁定在了一起,才保证了其营销的成功。
品类名和品牌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当品类名和品牌名关联在了一起时,品牌才具备价值。“纯生”是个很有价值的啤酒里的新品类,珠江、青岛等,没有推出新品牌去对应这个需求,而采用了品牌延伸,扼杀了品类分化的机会,成了人人都有的系列名。
品类名:用通用名,说清楚你在卖什么
品类名最重要的特征是,用消费者通用的词汇,显示品类的实质。“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是传统台式电脑的替代品类,他们实质上分化了电脑。PDA(个人数字助理)就是个不伦不类的失败的品类名,它在卖什么?消费者不清楚。因此苹果公司为“牛顿”损失巨大。
用通用词汇,是为了更便捷地进入消费者的认知,去引导分化已有的品类,产生替代理由。植物蛋白“豆奶”的命名,就是个很好的替代动物蛋白“牛奶”的品类名。“保健酒”是传统白酒的替代品类。再举一个失败的命名:“优先乳”并不是消费者的通用词汇,“营养吸收,双优先”的品类诉求,并不能通过这个命名进入消费者认知。
消费者在购物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品类名,然后才是品牌名。他们用品类思考,用品牌表达。这也是品类战略中的实质内容。为新品类命名时,在新品类与原有品类之间制造足够的“分化距离”,非常重要。如果太近,替代理由就不强,消费者就会忽视新品类的诞生。
最近,纳爱斯集团耗费巨资,重推“100年润发”,开创“调理洗发水”新品类,即使有刘大天王助阵,注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调理”和众多日化企业的“滋养”、“滋润”靠的太近,没有拉开足够的距离,“调理”不会形成品类,是个二流的品类名。相反,“霸王”诉求的“(男性)中药防脱”是个新品类,是个一流的品类名。
品类名应该是消费者利益点的体现,而不是新产品的工作原理。人类第一台电脑叫做“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这是工作原理,消费者不关心。直到有了 “电脑”这个名字,消费者才开始关注这个奇妙的机器。凉茶是个容易被误解的名词,“预防上火的饮料”就是个很好的利益导向的品类名,这个新的饮料品类为王老吉每年赚几十个亿。我们为中国最大的米酒企业成功推出了“女性温养酒”的新品类,来和大多数的保健酒诉求的“男性壮阳酒”拉开距离,聚焦女性特殊日子里的特殊关爱。
品牌名:用专有名,锐化你的与众不同
品牌命名要根据竞争状况,选择不同的规则:
第一,当品牌是品类的开创者时,起个什么样的名字,影响不会太大。“友邦”光看名字,不会让人联想到它是“整体吊顶”的开创者。“脑白金”同样也不会让人联想到它就是“保健礼品”的开创者。
作为品类的开创者,使品类名和品牌名成为一个名字的做法,实际上是多此一举。“红牛”开创了“能量饮料”的新品类,它没有必要叫“红能”或“红量”等名字。同理,“劲酒”也没有叫“劲保健”或“劲健”的必要。
这类品牌名就是达到营销目的的工具,是创造顾客青睐的简短易记的符号。简短的品牌名,比长品牌名更具优势。另一款针对爱运动的消费者的运动饮料是“电解质补充饮料”,叫“宝矿力水特”,这个名字有五个字,太长了,不方便顾客念出来,它会落在购物阶梯的后几层上。
第二,当品牌作为后来者,加入到竞争激烈的市场时、或推广费用不大时,应该起个能启动品类战略程序的名字。作为后来者,可口可乐推出果汁独立子 globrand.com品牌“果粒橙”,就代表了“果粒橙汁”的新品类。“谷力谷粒”也能说清楚它就是饮料后来者“谷物饮料”的代表。“相宜本草”是一个代表“中华本草美容”的好名字。
还有一种构成方式,将品类名和品牌名的合二为一。全球芯片第一品牌“Intel(英特尔)”,其实就是“Intelligent Chip Company(智能芯片公司)”的组合缩写。后来者“蒙牛”为了借势伊利的“草原奶”的认知优势,将“蒙古的牛”组合缩写成“蒙牛”。“劲量”电池,是代表具备“超劲能量”的电池品牌。Intel、蒙牛和劲量,都是能迅速启动品类战略的关键按钮。
其实,一旦你把名字和需求联系在了一起,品类战略的程序就自动启动了,消费者听到、看到,品牌就会发生它的效应。“百度”是个好名字,“众里寻它千百度”,深入人心,用“百度”来代表“中文搜索引擎”第一品牌,很恰当。和google、雅虎搜索竞争,百度的品牌区隔战略很明确。
OTC药物的命名逻辑,就是将需求明确提出,这类命名值得营销人员研究:小儿清肺化痰颗粒、感冒灵、健胃消食片、克咳、泻利停、补雪,等等。
能启动品类战略的命名,有个极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防止竞争者加入。假如康师傅、统一要推出“带果粒的橙汁”,该叫什么名字更适合呢?这确实是个难题。好的品牌名,也会天然地杜绝品牌延伸。“蒙牛”注定要专注“乳业”,“立白”要注定专注“洗涤日化业”。这没有什么不好的,在营销的世界里,部分大于整体,聚焦强于分散。
以上对品牌命名营销中最最重要的决策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品牌命名的知识,欢迎你在此继续浏览其他文章,如有疑问点击在线咨询,找专家为您进行解答!
延伸阅读:2014年汽车用品品牌命名如何突围
- 相关文章
- • 电饭煲品牌命名
- • 读卡器品牌命名
- • 咖喱粉品牌命名
- • 企业对于创造驰名的焦急心态
- • 论贾平凹案
- • 外贸品牌起名
- • 玻化砖品牌起名
- • 家纺品牌起名的知识
- • 北京品牌起名公司
- • 品牌命名好坏真的重要吗
- 推荐阅读
- • 世东国际
- • 信息时代,如何快速提升企业知名度
- • 2014年公司起名新趋势
- • 深交所上市地产百强中弘股份签约先知
- • 上海优喜洗烫公司签约先知中国
- • 车娃娃
- • 2017年公司起名大全
- • 慈壹
- • 北京乐觅餐饮集团再次签约先知中国
- • 鸿科命名
-
- 先知公司测名系统
- 客户评价
-
新辣道董事长李剑先知中国在文化方面的竞争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理论清晰、经验丰富、很有智慧。通过专业的定位命名及文化定向,后期的形象落地 为品牌积累了非常强的势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
朵唯手机副总经理赵勇先知中国的名字起得很好,实际证明好名字确实是品牌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后期的全案策划给品牌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尤其在整合创 意及设计方面,让品牌形成了系统的竞争力。
-
远洋集团品牌总监金悦在先知中国合作过程中,团队的专业能力及服务态度都非常值得肯定,名称及设计的后期应用效果也非常有竞争力,为远洋养老项目及 LAVIE的售前、售中和售后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