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泰和生(民国名牌)起名
南京“泰和生”中药店,是一家历史悠久、素负盛名的百年老店,其创始者为清代道光年间的湖北武昌青山人王泰和、王永和兄弟二人。王氏兄弟精通本草,道光四年(1824),他们来到东南重镇南京,在水西门外的上新河附近,摆了一个中药摊,卖些草药,有时也卖点参茸、官燕、银耳等滋补品,以此谋生。
早在明初,上新河即是长江下游著名的木材集散市场。随着木材、毛竹的大量集散,这里的木商及居民越来越多,清代时已达鼎盛。王氏兄弟的药材摊生意也很快兴旺起来。有了一定的资本后,他们便于1830年在上新河大街租赁了一间门面房,开了“泰和生药店”。王氏兄弟勤俭刻苦、又诚实待客,按市场需求组织货源,受到顾客垂青,药店经营得十分顺手。为进一步扩展开拓,他们又于1840年将药店迁至城内油市大街(现升州路仓巷附近)一座有十几进的大经营业务。前堂为店,后面几进用作加工成药的作坊和药材堆栈。此时的王氏兄弟已非当初摆地摊时可比。由于他们善于经营、货真价实、待客热情、以致生意越做越大。至光绪年间,“泰和生”已是南京一家资金雄厚、名声显赫的大药号,批发和销售兼营,如日中天,一派兴盛。
“泰和生”药材,选料认真、十分重视质量,对中成药加工尤其考究。其主要经营参茸、官燕、银耳、细料丸散膏丹以及饮片等。其中丸散膏丹达300多种,特别是急救中成药疗效可靠。紫雪丹、玉枢丹、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小儿回春丸、冰麝痧药、光明眼药、鹅管眼药、保赤散和参芪膏、两仪膏及真驴皮胶、龟板胶、鳖甲胶、鹿角胶、十全大补丸更是该店的名牌产品。在炮制紫雪丹时需用赤金煮取药汁,该店即用大量金器,经淘米水洗后放在珍贵药材中,要煮六个小时以上而后才配料成丹,犀牛黄用进口“金山黄”,蟾酥在生产采收季节派人到扬州定收。外科方面用的红升丹、黄升丹都是自己提炼。因此泰和生的种种名牌产品,疗效十分显著,赢得社会普遍赞扬。一些名医如张栋梁、张简斋、朱子卿、随翰英、章友直、陈马氏、张仲梁等,均对泰和生推崇备至。泰和生受到世人青睐,不仅其产品质量过得硬,而且还乐于善施。该店自制的防时疫药“济世丹”,常常大量向社会施送,分文不取,受到社会的赞扬。其产品销路遍及苏南苏北、皖南皖北及浙、鲁、冀、赣各地。
1932年一个秋夜,泰和生突发大火,将存放的大量沉香、檀香、伽楠香、龙涎香等药材焚毁殆尽,该店遭受重大损失,一度一蹶不振,1933年复业时,已迁至仓巷9号。
1940年后,为广开货源渠道,降低成本,发展业务,泰和生分别在上海、汉口、温州、天津、苏州、杭州等地设庄采购。并且还在上海开设了宝隆公司,经营药材进出口生意。复于南京中央商场增设支店,在珠江路开设分店。既经营中药又兼营西药,因此这个分店“泰和生中西大药房”。同时还聘请了数名名中医、明西医坐堂,在当时来说,可算是一特色。
解放后,“泰和生”照常营业,后公私合营,该店又迁至升州路仓巷经营。不过只有门市业务,批发部分停业。“文革”时期,该店曾改名“朝阳”。1985年恢复店名“泰和生”。原仓巷9号改为南京药材公司的中药饮片厂。
- 相关文章
- • 如何给广告公司起名字
- • 企业或品牌命名:给消费者一个“好彩头”
- • 如何给公司起一个好名字
- • 公司名称翻译成英文名技巧
- • 2014马年最新婚庆策划公司的名字大全
- • 不锈钢公司起名
- • 有影响力的取名
- • 网吧如何起名字最好?
- • 2017年十大品牌营销策划公司榜中榜
- • 独具创意且好听的饭店名字
- 推荐阅读
- • 世东国际
- • 信息时代,如何快速提升企业知名度
- • 2014年公司起名新趋势
- • 深交所上市地产百强中弘股份签约先知
- • 上海优喜洗烫公司签约先知中国
- • 车娃娃
- • 2017年公司起名大全
- • 慈壹
- • 北京乐觅餐饮集团再次签约先知中国
- • 鸿科命名
-
- 先知公司测名系统
- 客户评价
-
新辣道董事长李剑先知中国在文化方面的竞争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理论清晰、经验丰富、很有智慧。通过专业的定位命名及文化定向,后期的形象落地 为品牌积累了非常强的势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
朵唯手机副总经理赵勇先知中国的名字起得很好,实际证明好名字确实是品牌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后期的全案策划给品牌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尤其在整合创 意及设计方面,让品牌形成了系统的竞争力。
-
远洋集团品牌总监金悦在先知中国合作过程中,团队的专业能力及服务态度都非常值得肯定,名称及设计的后期应用效果也非常有竞争力,为远洋养老项目及 LAVIE的售前、售中和售后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