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先知中国命名网 > 营销 > 先知策论 > 免费营销,且行且慎重

 

如今互联网思维大行其道,免费成为了一把公认的营销利器受到众多业内人士追捧,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从营销的本质上讲,免费是把双刃剑,常会未伤人先伤己,尤其实在竞争激烈的今天。

“利润是在价值交换中产生的”这是营销的本质。为了让企业与消费者产生价值交换,就需要让更多的消费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关注、体验、接纳产品,与企业迅速完成价值交换。免费,作为一种0门槛的营销手段自然成为极具杀伤力的武器。

一次、两次的免费固然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令人意想不到效果,但时间一长企业便会发现除了消费者数量尚值得骄傲,利润却令人难以启齿。要解答为何会出现这种“叫好不叫座”的问题,笔者需要追溯到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

早年的互联网企业而言基本上就是“赔本赚吆喝”。这源于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消费者对于互联网的认知度不高,无法认知互联网对生活、工作、学习带来的价值,自然也就不会主动与互联网企业进行价值交换了。而互联网作为一种时代的大势必然会到来的,因此浏览器免费、邮箱免费、即使通讯工具免费……,他们希望借免费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民的行列,让网民习惯使用自己的产品,获得庞大的消费者群,然后拿庞大的消费者群说事,获得一轮又一轮的风投,直到互联网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

向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致敬吧!不是说“第一胜过最好吗”,那时互联网行业整体的竞争压力偏小,相对日益激增的消费者群而言,网民的选择也相对有限。因此在天时、地利、人和等多重因素下,一部分先入市的互联网企业成为了人们眼中的神话。

但是时至今日,要想靠免费营销让消费者爱上你已成为一种传说。虽然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已不需要庞大的教育投入,但是随着群雄四起,消费者越来越容易找到满足自己需求程度更好的产品或服务。因为是免费,所以消费者不懂的珍惜。我一向认为,越是竞争激烈的市场对消费者越是有利,因为这会带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机会。消费者认为一个产品或需求能满足自己需求就会立刻成为该产品或服务的粉丝,如果不能便会迅速尝试其他的产品或服务,反正都是免费的。

在尝新之前,习惯了移动互联网的消费者必然会将对那些放弃的产品或服务宣泄自己不满的情绪。英国心理学家研究证明:相比令人振奋的消息,不满情绪扩散的更快!

不要小看失去消费者后所产生的每一个不满情绪,它们积累到一定数量,便会迅速摧毁一个产品或服务。要知道,免费营销其实是在做减法,通过免费将那些不认同自己的消费者剔除掉。随着不满情绪积累,一道阻拦后来消费者免费使用的防火墙就会形成,成为扩大消费群体最大的壁垒。同时,随着竞争对手的抢夺,产品或服务消费群的规模便会日益萎缩,最后无法承载产品或服务的运营。

请不要用类似微博、微信等例子反驳我。因为他们之所以仍能够有效的开展免费营销,其根本再用新浪、腾讯曾经拥有的庞大消费群体。他们需要的是用免费营销完成消费者使用习惯的转换而不是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培养。

都说2014是移动互联网元年,我认为有必要给大家提个醒:要么拥有他人在短时间内难以超越的技术优势,要么拥有庞大的资金支持,否则最好不要开展免费营销。

如果认为免费营销开展不可,那么请一定要记住:1、免费营销需要做免费的价值体验而不是产品体验;2、免费营销一定要给消费者充分的免费理由;3、别指望免费营销会带来品牌忠诚度。

“免费营销,且行且慎重!”言尽于此。

本文系先知中国品牌营销营销机构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先知中国网站http://www.xianzhi.net/y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2 xianzhi marketing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