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建设的知识
在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市场竞争、区域竞争已从产品竞争走向品牌竞争,从经济硬实力竞争走向文化软实力竞争。一座城市是否拥有鲜明的个性形象与有名的城市品牌,已成为该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象征和标志。故,品牌成为城市竞争优势的关键,品牌竞争成为城市竞争的制高点。接下来命名网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品牌建设的知识。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品牌”就是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具有凝聚力与扩散力,就成为发展的动力。企业品牌企业是城市经济的细胞,企业品牌是带动城市经济的动力。品牌建设是指品牌拥有者对品牌进行的设计、宣传、维护的行为和努力。品牌建设的利益表达者和主要组织者是品牌拥有者(品牌母体),但参与者包括了品牌的所有接触点,包括用户、渠道、合作伙伴、媒体、甚至竞争品牌。

品牌建设的意义
1. 从财务角度,品牌本身就是一种资产,在资本市场中可以直接换算为价值
2007年Interbrand公布的品牌价值评估中,可口可乐Coca-Cola以高达653.24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居榜首,第二名微软Microsoft的品牌价 值也超过了580亿美元。
这笔庞大的财富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数字坐标,而是包含了多年品牌建设的成本投入与获益,体现了当前的股票市值,并折现了未来的盈利能力,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构成。
事物一旦拥有可以折现的价值,其意义就变得非常直白和简单,无需赘述。
2. 品牌生命周期越长,核心竞争力越大
寿命,是一个企业除去规模和高回报之外的另一个目标,甚至也有可能是被排在第一位的。我们难以理解某些企业的一夜骤富,更难理解他们的瞬息死亡,这其中涉及投资与经营链条中的诸多关节,我们没有篇幅和能力全面解析,但其中有一部分,可以解释为核心竞争力的缺乏。
企业依靠产品、服务等产出物生存,而一般来说,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且并不长久。如果不希望企业的寿命与产品的生命周期吻合,那么企业需要具备一些生产和营销之外的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或者管理理念当然可能会是这种能力的构成部分,但是,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价值的复制能力都超越了以往的任何时刻。如何巩固并始终确立这种核心能力,使企业得到长久的生命?品牌可能是答案之一。
因为,品牌是一种无法复制的竞争力。创立一个品牌所经历时间和无数事件,是无法复制的;印象与情感的关联,也是无法复制的。容易仿造的单项价值与能力,用不可拆分的方式揉合在一个品牌中综合呈现时,变成了无法复制的。
而一个企业,凭借着这种外化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跨越产品的生命与长久的光阴。
3. 品牌忠诚度越高 品牌成功度越大
品牌的力量,通过意识层面,最终落实在行为上,即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品牌忠诚。用户对一个品牌的信赖、认同、亲近和推崇,会通过反复购买以及推荐他人购买形式来传达。这是用户接收品牌信息和企业实现品牌收益之间最关键的关联环节。
这种由忠诚而带来的销量,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品牌建设的成功度。
这个概念在快速消费品行业中被放在显要的位置,因为涉及频繁的重复购买。汽车行业虽然不具备此特征,但也绝对不能忽视。与快消品的区别在于,汽车行业品牌的忠诚,超越产品品牌而集中在母品牌上。虽然极少用户会连续两次购买同一款车型,但他们可以在该品牌的 产品线中选择另外一款,满足自己向上延伸的需求。当前中国市场中,重置和増购用户已经一定规模,上海大众自然希望看到几年前桑塔纳 的用户重新选择领驭,通用也希望之前购买赛欧的用户会再次购买君越。要实现这样的愿望,单纯的产品满意是不足够的,要有些什么东西 ,不会随着用户的生活与需求变迁而变迁。这种恒定不变的东西,可能更多会存在于精神层面。
品牌忠诚的另一种表现,是体现在售后环节的。
厂家提供的产品不仅仅是汽车,也包括服务,并且后者在盈利中所占份额日益显要。而良好的品牌信赖感,对用户在保修期之后继续选 择原厂服务也会有明显的帮助。反之,长期的维护维修服务,也能巩固和维系用户与品牌之间的关联。过去两年各大汽车厂商在服务品牌的 建设上,都付出了巨大努力。
4.通过品牌可以赚取附加利益,提高利润率
如果说高销量是朝外铺展着的锦绣皮相,那么利润率,才是贴身的里,冷暖自知。
品牌因其可以给用户带来产品或服务之外的附加价值,而可以赚取附加的收益,这是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各个汽车品牌单纯从品牌中获得的利润,也有着鲜明的令人叹息的差距。
清雪汽车行业品牌调查07年度结果显示,高端市场是品牌溢价最大化的细分市场,同样是奥迪A6这款车,如果换成奔驰品牌,用户认其价格可以上调7.6万元。单车7.6万元的价差,完全来自品牌的净收益,是个惊人的数字。
自主品牌在起步阶段,承受着的巨大压力从其品牌溢价中也可窥得一斑。同样一款车,如果合资品牌定价为20万元,自主品牌仅能被接15.7 万元的价格,这4.3万元的品牌溢价,将在多大程度上左右市场的竞争灵活度?这是个让人遗憾的先天缺憾,但我们必须正视他,并希望有朝一日能扭转这种局势。

品牌建设常见方法
一、诚信是品牌建设的一个关键
诚信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在品牌建设中,诚信尤其重要。品牌标示着企业的信用和形象,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在市场经济下,环境每天都在不断的变化,谁拥有了品牌,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就能处于市场的领导这位。在某些企业管理者的眼里,让消费者满意,就能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的确,这是衡量企业品牌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品牌建设需要一个过程
品牌不是短时间能够累积起来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目前国内的一些企业家,再做品牌建设时,盲目的认为通过事件的吵作,就可以创造出品牌的效应。在搜索引擎里输入营销+事件的关键词,可以查看到很多关于短时间内品牌从成功的创造到迅速衰退的各种案例。
三、品牌建设不等于广告运作
不可否认广告在品牌建设中的重要性,因为广告是品牌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它却不是品牌建设的唯一工具,仅仅依靠广告不能创建一个真正的品牌。广告确实能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关注度,可以让市场产生尝试性购买,并在短期内迅速认识并尝试品牌,但品牌不仅仅只是这些,品牌美誉度,忠诚度,品牌文化与内涵,品牌精神与气质,品牌的价值和品牌联想却不是仅仅依靠广告能打出来的!如果是:“高知名度+低美誉度=臭名昭著”,靠广告轰炸来塑造品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品牌不是单靠打广告来塑造的。
四、让品牌溶入到企业员工中去
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企业在大力向消费者宣传自己的品牌概念,另一方面是自身企业的员工都无法解释自己的品牌究竟是什么。对于企业外界的大众,他们对企业品牌的理解仅仅是一个标志或者一种感觉,稍微好点的是他们能够说出品牌的理念和标志的含义。
五、品牌差异化是一定要有的!
中国品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创造有意义的品牌差异性。现在有一份分析报告,该报告对企业资产数据库进行了分析,报告表明中国品牌将自己锁定在竞争品牌差异性的战役上,然而却忘记了自己尚不具备独特性可以支持自己的品牌差异性。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类别、品种繁多,企业要想拥有“品牌差异性”的想法日益强烈,然而品牌产品的质量和吸引力观念却很落后。

品牌建设的误区
第一,品牌定位只站在自我角度
因为品牌的定位是品牌建设的大前提,它在构建品牌的系统工程中直接影响着品牌后面的工作。但大部分企业容易从自身的角度采取自我式的策略,来给品牌定位。而不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品牌,即是说这个起步阶段就走歪了。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定位,就开始执行品牌营销,结果导致一些老板不断地抱怨,花了大价钱来做品牌,却并没有大幅度打开市场销量。
如果企业的品牌定位不准,会出现几种后果:首先,消费者难以记住你的品牌;其次,钱没少花,可是没有效果;最后、最可怕的是失去了建设品牌的信心。
第二,混淆产品与企业两个品牌
经常有企业在作产品宣传时,总是加上企业品牌,而在做企业宣传时,又带上产品品牌。这种强行把两个品牌扭在一起的行为,让消费者难以记住。
其次,这种现象与企业在创建品牌时的总体布局和战略规划有关,也就是当初的战略定位忽略了这一点,没有意识到企业将来在品牌构建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果企业名称与产品名称能相互匹配,就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少去这种麻烦,比如世界知名品牌海尔、美的等。
第三,离开现实的采用多品牌策略
品牌策略可以分为数种:比如多品牌策略、复品牌策略和单品牌策略。现实中,许多企业喜欢选择多品牌策略。这样可以与竞争企业来比品牌数量。但事实上,这种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它并不能体现出品牌的价值。往往一个企业注册多个品牌,会精力分散,让每个品牌的价值与影响力都相对削弱。一般来说,多品牌策略是由跨国企业或上市公司采用的策略。一些小型的企业,会因为承受多品牌的动作成本而提前死掉。所以,企业在做品牌建设时,应该考虑采用单品牌策略,这样会使品牌的传播可以聚焦到一个点上,而这个品牌也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得以迅速提升。
第四,品牌营销的渠道不统一
虽然当代的传播渠道很多,比如传统渠道电视、显示屏等,连小区、楼宇,甚至洗手间也会卖广告位置。这些杂乱的渠道让不懂品牌营销的企业陷入了选择障碍。他们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个渠道来实施品牌营销。这样的后果是导致企业选择了多渠道的传播方式,东一下、西一下,品牌营销呈现了不聚焦的局面,影响了销售效果。如果有这样的企业应该考虑一下单渠道的模式,既降低成本,又能够聚焦,用以点带面的策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
以上对品牌建设的知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果您对公司命名、企业取名、品牌起名、等方面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和我们联系!
- 相关文章
- • 品牌命名方法及命名要求
- • 先知浅谈品牌命名策略和方法
- • 2013年新产品命名方法解析
- • 什么是品牌命名
- • 什么样的名字具有形成品牌的特质
- • 怎么打造优秀的品牌命名
- • 品牌命名一定要独特新颖
- • 对品牌命名的认识
- • 野生木耳品牌起名
- • 先知中国品牌命名怎么样
- 推荐阅读
- • 世东国际
- • 信息时代,如何快速提升企业知名度
- • 2014年公司起名新趋势
- • 深交所上市地产百强中弘股份签约先知
- • 上海优喜洗烫公司签约先知中国
- • 车娃娃
- • 2017年公司起名大全
- • 慈壹
- • 北京乐觅餐饮集团再次签约先知中国
- • 鸿科命名
-
- 先知公司测名系统
- 客户评价
-
新辣道董事长李剑先知中国在文化方面的竞争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理论清晰、经验丰富、很有智慧。通过专业的定位命名及文化定向,后期的形象落地 为品牌积累了非常强的势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
朵唯手机副总经理赵勇先知中国的名字起得很好,实际证明好名字确实是品牌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后期的全案策划给品牌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尤其在整合创 意及设计方面,让品牌形成了系统的竞争力。
-
远洋集团品牌总监金悦在先知中国合作过程中,团队的专业能力及服务态度都非常值得肯定,名称及设计的后期应用效果也非常有竞争力,为远洋养老项目及 LAVIE的售前、售中和售后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