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APP命名艺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APP应用充斥着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说广告是带着枷锁的舞蹈,那么互联网+时代的APP是产品功能和品牌识别的一场博弈。
如何在简短的几个字内表达APP功能属性,如何形成差异化的品牌特性具备市场竞争力,如何让目标消费群体识别品牌?
在一个APP命名之前,我们不妨来审视一下我们的APP:
我们的APP是做什么的?即功能!
我们的APP属于哪个行业?即认知属性!
我们的APP名称要传达什么?即核心卖点!
我们的APP将会在哪里展示和被下载?即应用适用性!
我们的APP视觉表达方式,即VI识别!
在此基础上,再从市场、用户、品牌、竞争对手角度进行分析,找到侧重点,也就是核心卖点,并围绕这一卖点扩散找到准确表述的字或词,从而形成最终的命名。而在应用过程中如果占据相应的行业关键词,并在搜索结果页中占据靠前的位置,即应用适用性也很重要。
从调研到命名,再到视觉设计,一个APP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产品。
首先来看看命名。APP命名多以功能描述性为主,也不乏打造圈群社区、意境联想及个性化命名。
以功能命名——
这也是很多APP所命名的主要形式。在命名中突出APP的主要功能或涵盖行业属性关键词,易于被搜索,便于识别。比如“微软识花”直接点明这是微软旗下的识别花草的APP,而同类APP“形色”、“花伴侣”、“发现·识花”等都不及其简单直接。“形色”同样可以适用于拍照软件,属性不明确,识别度不高,“花伴侣”容易产生养花帮手的误解,“发现·识花”将富有意境的发现与通俗的识花,稍许的貌合神离。类似简单直接表述功能的还有“有道词典”、“今日头条”、“黄油相机”、“开心消消乐”、“高德地图”、“叮当快药”等等。
相对于简单直接,有些APP命名则将功能与联想引导相结合,达到品牌联想与功能表述为一体的命名艺术。比如“keep”、“开眼”、“饿了吗”和“闲鱼”:“keep”作为一个移动健身APP,即通过让大众联想保持(keep)好身材传递其健身指导功能;而“开眼”作为推送视频类的APP,巧妙表达了“每日视频,让你大开眼界”的核心理念和联想引导;“饿了吗”则通过一个通俗的疑问句,表达了饿了就点外卖的功能属性;“闲鱼”则谐音“咸鱼”,通过“咸鱼翻身”的联想,表明这是二手物品交易平台,让闲置物品再次发挥作用之意。
以圈群命名——
有的APP旨在打造一种圈群社区或社交平台,聚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比如“小红书”,从它最初的功能定位“出国购物指南”出发,结合诸多化妆品品牌系列产品命名,如小棕瓶、小黑瓶等,为自己的产品平台命名为“小红书”,聚集了一群想要购买国外品质产品的消费群体。而如“正和岛”命名源于正和博弈(亦叫合作博弈),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寓意通过构建人脉与网络社交让各个会员都收益,而岛则寓意平台,有一定的门槛与壁垒,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具有价值的平台,形成一个人脉与网络社交平台。
而有的APP直面细分市场,打造专门针对这一圈群的APP。比如“小恩爱”直面情侣人群,打造情侣专属社交APP,以及面对体育爱好者的赛事直播APP“直播吧”。“懂球帝”则面向更为细分的足球球迷打造专属APP,提供全球各大联赛相关内容和交流平台。
以意境命名——
有的APP命名,不满足于简单描述功能层面,而从APP核心功能出发,联想扩散,打造出富有意境的APP命名。这类命名,主要给予大众一种美好的场景式联想,通过影响目标消费群体情感,加强目标消费者与APP的联系。比如“夜听”营造了一个深夜静静聆听,能够抚慰心灵的意境,传递作为有声朗读APP的主要功能趋向,而作为一个女性专用APP“那些日子”则不仅能引发回忆与想象,更隐晦地表达了作为女性专用APP属性,给人以贴心相伴的温馨感受。
有的意境式APP则充分利用大众对某一领域的认知,不仅能够表达意境之美,又让目标消费者轻易识别。比如“西窗烛”作为一个品味中国诗词之美的APP,通过西窗与烛,这一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元素营造了一种“燃烛品诗于西窗下”的意境之美,同样“墨客”则从人们认知中的“文人墨客”中提炼,传递了这是一个给每一位好读诗的人的APP属性。这类APP还有“一言”、“色影”、“雨时”等。
品牌命名——
随着手机应用的普及,APP开发也成为了企业及品牌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它是已有品牌的延伸,在已有的品牌认知度加上相关属性形成APP的名称,比如百度旗下的“百度网盘”、“百度地图”、“百度外卖”、“百度贴吧”等等。而有的延伸,则取意于现有品牌关键词,再进行延伸。比如“米家”,作为小米公司旗下智能生活方式APP,它即具备了源自母品牌“小米”的米,又突出了家庭智能生活APP属性。而当下大热的共享单车品牌,品牌名称即APP名称,APP也是共享单车应用的基础。
APP命名要素——
1、 易于认知:如果一个APP的名称与它的功能相去甚远,其认知度可想而知。因为一个好的APP名称要易于被目标消费群体所识别,具备一定的行业及产品属性。
2、 朗朗上口:很多APP是通过人际推荐得以传播,因此APP命名用字要简洁,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传播。不宜使用过于生僻的字和多音字。
3、 避免产生歧义:俗话说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因此在命名中不能为了精简地表达APP功能属性而随意简化命名,从而产生歧义,引发不好的联想。比如“闰土社交”,虽然定位于老乡类社交产品,找准了社交APP中的细分市场,但“闰土”不仅字形上,还是读音上都跟鲁迅陛下的“润土”很像,且大众对“润土”的理解已经定性为土的象征,这就限制了APP的发展。
APP视觉打造——
除了一个适合的APP名称,APP视觉的打造同样很关键。一个好的视觉设计,可以让自己的APP在众多同类APP中形成良好的视觉引导,从而脱颖而出。而APP视觉设计要与名称相得益彰,加强APP名称所传递信息。目前很多APP的视觉打造主要分为背景+字形,背景+图形构成。相对于背景+字形的APP视觉设计,背景+图形的设计非常考验设计功力,如何用最简单的要素,传递最为丰富的信息,从而让目标消费群体识别和应用。
应用适应性——
除了APP名称,在很多应用商店,也会捕捉APP介绍里的关键词,因此如果APP名称中没有体现功能性关键词,那么在APP简介中包含行业相关搜素关键词很有必要。在APP应用适应性设置时,我们不妨对国内主流应用商店进行摸底。
一般应用搜索跟名称匹配程度、关键词/副标题匹配程度、APP介绍匹配程度、总下载量、最近下载量、评分高低等有关。因此在APP命名外,关键词的标注和介绍都同样很关键。在APP下载平台中,除了APP名称外会有很多额外辅助信息,比如“疯狂番茄”,但从名称中无法识别APP属性,而在APP下载平台中的显示为“疯狂番茄:番茄工作法+任务管理+……”则准确传递了办公服务类APP属性。
一个好的APP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名字,也要有好的视觉设计,同时在应用中也要关注SEO优化,才能打造一个成功的APP产品。在先知中国我们不仅从全方位考量来锻造品牌名称,更协助打造整体化的形象设计,具备优秀的设计团队,打造包含LOGO、VI识别、包装设计在内的整体风格,从而让品牌形象更为完整和统一。

上一篇:三个字的酒业公司起名大全
下一篇: 趋吉避凶,给公司起名字的“五法五忌”
- 相关文章
- • 公司起名的原则与技巧
- • 护栏公司起名
- • 公司起名-公司起名一例
- • 公司、企业起名81数理吉凶分析
- • 小店名字如何亮起来
- • 给宾馆起名学问多
- • 给建筑公司起名
- • 人造石公司起名
- • “农佳乐”连锁涉足保险业
- • 怎样给科技公司取名
- 推荐阅读
- • 世东国际
- • 信息时代,如何快速提升企业知名度
- • 2014年公司起名新趋势
- • 深交所上市地产百强中弘股份签约先知
- • 上海优喜洗烫公司签约先知中国
- • 车娃娃
- • 2017年公司起名大全
- • 慈壹
- • 北京乐觅餐饮集团再次签约先知中国
- • 鸿科命名
-
- 先知公司测名系统
- 客户评价
-
新辣道董事长李剑先知中国在文化方面的竞争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理论清晰、经验丰富、很有智慧。通过专业的定位命名及文化定向,后期的形象落地 为品牌积累了非常强的势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
朵唯手机副总经理赵勇先知中国的名字起得很好,实际证明好名字确实是品牌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后期的全案策划给品牌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尤其在整合创 意及设计方面,让品牌形成了系统的竞争力。
-
远洋集团品牌总监金悦在先知中国合作过程中,团队的专业能力及服务态度都非常值得肯定,名称及设计的后期应用效果也非常有竞争力,为远洋养老项目及 LAVIE的售前、售中和售后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