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是什么?这是我们学习环境之前必须要树立的正确的认知观。
就我看来,既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道家玄学更不是什么讳莫如深的自然科学。而是一门探求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人文哲学。
为什么说环境学是人文学?那是因为在几千年的环境学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环境学积淀并汲取了物理、天文、地理、风俗、民俗、养生、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并加以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一门系统的庞杂的人文学科。
既然是人文学科,那学习环境学同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等自然科学一样,是一门学问。而无论这门学问是好与坏,对与错,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妨举个这样的例子,把一门学科比喻成一条河流,而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由于流经地域少,因此水美物丰;而环境学呢,在几千年的流转中,不仅仅孕育了丰富的水产,同时也受到了很多沿岸企业的污染,以至于在某些地段,河面浑浊不堪。甚至会频发洪涝灾害。在学习环境学的发展中也是如此,很多人利用环境学知识,为达到某些商业目的,造成环境学的污染,另外还有一些人不明所以,在看到这些污染的时候,一顶封建迷信的大帽子,一棒子将环境学打死。
另外一点,为什么说环境学是一门哲学呢?
关于这是因为环境学源其于三种最基本的哲学观:
1)听命于天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不顶用”“这是命,你就认命吧”“一命、二运、三环境、四积阴德、五读书”。就是这种哲学观。
2)人定胜天
不切实际地夸大人的主管能动性和创造性,比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等
3)人地和谐
人地和谐正是环境学所主张的基本哲学观。我们学习环境,认识环境,了解环境也正是基于这种哲学观的认同基础上开始的。简单地将学习环境学顶礼膜拜或一棒子打死的做法都是不够科学也不够严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