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环境,不外二条途径。
第一、拜师学艺,找一个自己认为各方面都理想的老师,追随其门下学习其知识。
第二、自学成材,不断的购买此方面的资料书籍,当然包括函授方式的资料。
学习内容,也不外乎理论与实践。然而如何学习好环境却是一个大学问了。
要为天下奇男子——成为策划界的大材料。须读人间未见书,识见要广大,不可囿于所习,囿于所习则所见不大。所见不大,则造诣不高。造诣不高,则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就是固守望一师之说——『用天星者,神影响以为幽;专峦头者,执形貌以为正;较砂水者,取凭于象应;……非不各有所授、各有所见,然得此遗彼,终不可以入无方妙道。』固执于一个自以为是的『定见』。
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客观,务实,辩证的学习态度。环境此学科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成完整理论体系,所以无论学习谁家、谁派之环境知识,必是思路明晰,核心内容一目了然,全篇融会贯通。否则必是满篇、满腹尽属废言。
环境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地理学科,就其所研究内容与性质讲,是一个关于环境学本质和作用规律的概念系统,所以没有认清环境之本质,明白其体系,详究其各个环节,各个环节相互关系,理清环境之核心内容,是无法学好环境知识,是一个不合格的环境师,要成为人师更是扯谈,就是收人钱财,耽误人家青春,扼杀人家宿命慧根,人生几十年,给人一忽悠,就是十年八年光景,心力疲乏,再回首已是“白头年”。
几年静心下来,纵观当今世上所谓之环境先生、学者、教授、专家。其理论,其学识,其环境学之著作,其函授之资料,其教学之资料。用一句话概括:都是无根无据的个人主观意识,一种自以为是的观点而已。是经不起实践考验的,多数钻入了无边无际之遐思中去,其理论可以说旷古绝今,满篇、满腹尽是荒唐言。